延吉市全力加速秸秆翻埋还田 变“农业负担”为“绿色能量”
如果说未经处理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那么,曾经让人烦恼的秸秆更是未被开发利用的“富矿”。
记者近日在延吉市朝阳川镇太兴村看到,寒风吹拂下的田地毫无绿意,但其间却是各类机械你来我往,作业忙不停。抛撒机在前方“开路”,多台旋耕机并排“掘进”,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地表面的秸秆被埋进地里,黑色土壤露出地表。
“我们正抢抓大雪封地前的有利作业期,进行秸秆翻埋还田。”正在操作机械的延边圣越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齐森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共投入5辆抛撒机、2辆200马力旋耕机。为节省时间,确保顺利完成预定目标,他们还对车辆能进行了提升,目前机械作业效率很高,秸秆机械粉碎后,由抛撒机对水稻秸秆喷施腐熟菌剂,再用旋耕机进行机械化翻埋,联合作业过后,水稻秸秆就实现了全量还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朝阳川镇以勤劳村、八道村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试点,初有成效。今年,朝阳村委托延边圣越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延吉市鼎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去年经验在全镇所有水田村推广,将秸秆全量化还田,让这一昔日“不好处理无处安放”的农业负担变成“经济生态效益双收”的绿色能量。
据朝阳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秸秆翻埋的土地,第二年播种成活率、施肥渗透率、土地产量都更高,不仅有效保护了辖区内黑土地,而且对实现耕地质量、耕作生态、耕作效益绿色增长起到良好效果。今年,朝阳川镇从10月中旬开始进行还田作业。目前,两个合作社配有14台四轮农机、10台抛撒机、6台旋耕机,已完成1870公顷土地作业。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1/t20230104_86552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临江市闹枝镇:多举措推动乡村振兴
下一篇:提颜值 通化县美丽乡村幸福满满
最新加入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
20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
20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
2020-10-10致朔州市纪委监委书记...
2020-10-10致朔州市人民政府市...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
热门资讯
2020-11-25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0-11-25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
2020-11-25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
20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
20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