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5万尾鱼苗入田与稻共生
发布时间:2023-05-21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稻鱼共生’是县供销社今年主推的农业发展项目之一,该项目既能避免非粮化,提升种养综合效益,又能带动农旅融合发展,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可谓一举多得。”5月13日,在东兰县供销社现代农文旅全产业链项目基地,望着水田里长势喜人的禾苗和欢快游动的鱼儿,该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韦盛波高兴地说。
初夏的基地,百亩稻田里秧苗青翠、白鹭翔集,一派田园风光。工作人员正忙着把刚刚送到的鱼苗投放入田。“今天我们共投放了塘角鱼、红鲤鱼、草鱼等鱼苗共5万尾,鱼苗顺利入田,年底的收益就有希望了。”基地负责人韦永恒每天在田间穿梭忙碌虽然辛苦,但想到丰收时节鱼粮双收的画面,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稻鱼共生’模式是一种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的生态农业模式,鱼和水稻形成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实现了种养殖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升了鱼和稻米的品质。”基地技术指导、来自台湾的深圳世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林呈锦介绍。
据了解,“稻鱼共生”即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保障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将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利用生物共生原理,以水稻种植为中心,渔业养殖为主导,生态安全为保障,产业发展为推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既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农渔民增收,又可以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cyfp/t164976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机器当“蚕娘” 致富有保障
下一篇:东兴:“红姑娘”带来红火好日子
最新加入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
20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
20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
2020-10-10致朔州市纪委监委书记...
2020-10-10致朔州市人民政府市...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
热门资讯
2020-11-25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0-11-25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
2020-11-25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
20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
20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