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狠抓五个突出,早防早控小麦赤霉病
当下正值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南漳县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紧扣“虫口夺粮、有病无灾”原则,坚持“防控正当时、宜早不宜迟”机制,全力落实“五突出”措施,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这场硬仗,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保障小麦丰产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南漳贡献。
一、突出“早和准”,抓好监测预警
一是提前周密部署,自3月初以来,南漳先后召开春季田管暨一促四防现场会、农业产业化第一次联席会议、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等大型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提前安排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并先后印发“南漳县2022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预案”“小麦赤霉病即将来袭,加强防控刻不容缓”等方案和通知。二是精准监测普查,组织专业测报人员,严格按照测报规范要求,开展小麦赤霉病监测和普查,为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对专业测报人员力量进行了充实,普查范围从丘陵镇(区)扩大至西南、西北山区镇,加大监测频次,实时动态监控病害发生情况。三是科学会商预警,结合监测情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3月21日,组织召开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会商会,结合小麦生育进度、时下气候条件,分析得出今年全县小麦赤霉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随之在全县发布了小麦赤霉病发生预警信息。
二、突出“新和广”,全面宣传发动
一是就湾就片“开药方”,在小麦种植集中片区、农户居住集中地段,因地就势现场给农民传授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药品选购和施药时间等要点,在显眼地方张贴防控宣传标语横幅,为农户发放防治技术明白纸。二是就田就地“办课堂”,结合春季农业生产、田间管理、技术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小麦赤霉病防控课堂举办到田间地头,技术专家现场配药、施药,现场答疑解惑,受到广大农民朋友一致好评,自3月中旬以来,围绕小麦赤霉病防控共举办田间课堂35场次。三是就行就势“发情报”,县级层面我们利用云上南漳、南漳发布、南漳新闻网、南漳电视台等媒体滚动播放小麦赤霉病预警信息和防控指导意见,并利用南漳应急信息系统平台普发小麦赤霉病应急防控短信息。县直部门层面,县农技中心利用南漳农技服务微信小程序发布测报信息、防控要点等。镇村层面除悬挂标语、张贴指南、发放明白纸外,还利用“村村响”广播,营造防控刻不容缓的浓厚氛围。
三、突出“实和细”,深入服务指导
一是因地制宜办试验,针对小麦赤霉病,我们以试验示范为依托,今年先后举办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生物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种肥同播减病害等试验示范12个,为科学选定最优药品、拟定最佳措施提供了科技支撑。二是结合农时办培训,农闲时节,围绕病虫害防控,举办7天以上的中长期培训班,确保学员在病害虫害防控上“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农忙时段,主打“短平快”的1-2天短期培训,确保在重大病虫害防控上“学以致用、学防不误”。三是深入一线办会议,3月下旬以来,全县以镇(区)农技推广中心为抓手,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班子成员带队,技术专家参与,到各镇、各小麦主产村组织召开镇村级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超20场次,广泛动员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群众全员参与小麦赤霉病防控。
四、突出“专和精”,落实防控措施
一是畅通渠道保障物资供应,在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资经销商筹备以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小麦赤霉病防控为主的小麦“一喷三防”物资,依托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项目,安排155万元经费,购置小麦“一喷三防”及赤霉病防控药剂物资17万亩次;支出170万元遴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17万亩次。二是示范引领推进统防统治,强化飞防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专门开展了小麦病虫害全程托管示范1万亩,在为小农户开展专业化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为飞防服务组织示范小麦病虫害识别调查、小麦苗情调查、高效低毒农药选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等。三是广泛组织专业防治力量,目前,我县已登记备案的植保服务组织27家,具备植保无人机88架,植保无人机日作业能力就达到3万亩,再加上之前的植保机防队、农户电动喷雾机等力量,全县病虫害防控能力可达到5万亩/日。为有效整合全县的所有病虫害防控力量,县农技推广中心于3月29日召开小麦赤霉病专业化防控技术培训会,对全县的病虫害防控骨干队伍进行了专项培训,全面落实小麦赤霉病技术措施。
五、突出“管和督”,确保防治成效。
一是防治结合抓管理,除严格落实“见花打药、见病施药”外,我们在抓预防的同时,还督促农户抓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田间“小气候”,配施芸苔素、叶面肥等,提高小麦抗逆生长能力。二是督导并举促进度,4月6日-12日,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参与,组建技术指导和防控督查专班,分头深入各地指导赤霉病防控工作,实现了“技术支撑到一线、进度督办到基层”,从目前的防控进度看,全县小麦51.3万亩,已扬花面积31万亩,已完成防控面积31万亩,占总面积的60.4%,实现应防尽防。预计4月12日前全县一次普防可完成,4月17日前后全县第二次普防可全面完成。三是赏罚并施保防效,对于在小麦赤霉病防控中示范带头作用突出、防效显著的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先列入2022年全县“种粮能手”表彰名录,年底给予价值1.5万元的物资补贴;对于行动迟缓、防效不理想的镇村,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过问”,对于敷衍了事的飞防服务组织,扣减本年度服务费用,并列入下一年度竞标黑名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204/t20220419_40879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
20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
20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
2020-10-10致朔州市纪委监委书记...
2020-10-10致朔州市人民政府市...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
热门资讯
2020-11-25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
2020-11-25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
20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
2020-11-25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20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
20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
20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